1
一炉燃着的香,氤氲着,升腾,飘散。时间随着这烟慢下来,然后静止。缭绕的香里似乎有一个女孩子的面容,若隐若现。
我们可以看见的是她的背影。她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
目光所及的,是一片一片连在一起的荒芜的山,山上胡乱长着各种没人照顾的花或者草。
而脚下,是一园精心修饰过的花草,长成人们期待的样子。
园子有墙。保护着园内的精致,也阻挡着园外的自由和肆意的色彩。
“山腰里这座白房子是流线形的,几何图案式的构造,类似最摩登的电影院。然而屋顶上却盖了一层仿古的碧色琉璃瓦。”
女孩在这幢房子里住着。
然后,女孩爱上了公子,公子却并不只爱她。她想硬起心来离去,最后还是心软留下来。
反正不管是走,还是留都是悲剧,干嘛不留下来。留下来,至少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
哪怕他并不爱自己。
哪怕自己还要取悦其他男人。
哪怕自己会被姑妈利用。
哪怕和父亲决裂。
毕飞宇说张爱玲的基础体温很低。真的很低。低到尘埃里,然后开出一朵花来。
故事的最后,女孩说起来自己与站在街边拉客的妓女有何不同:
“他们是被逼的,我是自愿的。”
女孩这话是笑着说的,说完,却哭了。哭得好伤心。
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
2
张爱玲自己站得很高,被捧得更高。但似乎还是有着一丝淡淡的不自信。
所以在下面这两段话中都还是补上了最后那句话。
“薇龙突然不愿意看下去了,掉转身子,开了衣橱,人靠在橱门上。衣橱里黑沉沉的,丁香末子香得使人发晕。那里面还是悠久的过去的空气,温雅、幽闲、无所谓时间。衣橱里可没有窗外那爽朗的清晨,那板板的绿草地,那怕人的寂静的脸,嘴角那花生衣子……那肮脏、复杂,不可理喻的现实。”
“薇龙暗暗担着心事,急欲回家告诉父母,看他们的反应如何,于是匆匆告了辞,换了衣服,携了阳伞,走了出来,自有小丫头替她开门。睨儿特地赶来,含笑挥手道:“姑娘好走!”那一份儿殷勤,又与前不同了。”
或者,这若隐若现的不自信,也是一丝渴望。渴望被了解,被读懂。
是不是也就是因为这丝渴望,现实生活里的张爱玲也在尘埃里开出了一朵花?
薇龙也许就是另一个平行世界里的张爱玲吧。
也有特别好的。比如下面这段:
“梁太太趿上了鞋,把烟卷向一盆杜鹃花里一丢,站起身来便走。那杜鹃花开得密密层层的。烟卷儿窝在花瓣子里,一霎时就烧黄了一块。”
我的妈啊,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尤其是最后一句的时候,画面感强烈到我可以好像在家看电影一般不断在头脑里重放这个画面,一边重放,一边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密密层层的杜鹃花,霎时枯萎焦黄下去的花瓣.....
看似旺盛的生命力却如此不堪一击。
生命由萌生到绽放,再到枯萎。张爱玲写的是后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