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冲突》丨如何走出负面情绪


为什么我们容易讨好别人,为什么我们内心充满焦虑,为什么我们会恋爱脑。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贬低别人,而我们为什么又会时常觉得自己没用。为什么我们会社恐,为什么我们会有拖延症。


作者认为以上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我们内心的冲突。


内心的冲突跟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有关。如果内心中,想成为的人和想做的事,和现实中应该成为的人以及必须要做的事 产生矛盾,就会产生内心的冲突。而这也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普通人为何感到痛苦的原因。用今天更流行的语言来说,这种痛苦也可以叫作精神内耗。


弗洛伊德把人类的心灵比作海里的冰山。海面上的部分是我们平时能够意识到的各种思想、情感、冲动。而在海面之下还有一个广阔深邃,却难以被洞悉的无意识世界。在这个无意识的底层世界中,各种欲望在相互撕杀。


动物的行为取决于其本能,而人类则有选择的能力。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在背道而驰的不同道路之间做出选择。比如:我们有时想独处,有时想和朋友在一起;我们有时想研究医学,有时又想学习音乐。有时我们既想与他人保持一致,又坚信应该表达与其对立的观点。这让我们内心撕裂。


人生在世不称意。我们与他人和环境之间难免产生碰撞。内心的冲突是人生无法避免的一部分。


我们总是用艳羡的目光看着那些似乎没有内心困扰的人。但其实所有的人,内心中都有挣扎,只是有些人建立起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系,在经年累月之后,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平和的心态。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越是敢于直面自己内心的冲突并寻求解决之策,内心就越是能获得自由与力量。


当我们陷入内心的冲突时,会有三种反应。分别是亲近他人,对抗他人,或者疏远他人。当我们长期激烈地陷入内心冲突时,这三种反应就塑造了我们的人格。分别是屈从型人格、攻击型人格以及孤僻型人格。


屈从型人格明显需要情感联系和他人的赞许,其核心是对亲密人际关系的渴求。这种类型的人需要有人喜欢、有人需要、有人爱恋。需要被人接纳、受人欢迎、有人欣赏。越是重要的人,越要离不开他,这样他才觉得自己对别人越重要。


而任何的批评、驳斥,或者离弃,对他而言都是可怕的危险。他会卑微到尘埃里,去努力挽回。左脸被打了,还献上右脸,他这种行为,是其内心长期激烈的冲突所塑造的人格 导致的必然结果。


对屈从型人格而言爱情重于一切,这是满足他精神需求的唯一办法。因为爱情既能满足他被喜爱的需求,又满足了他以爱为手段的支配欲。爱对他来说被当成了治愈一切荒谬现实的万能良药。虽然显而易见,这种对爱情的期望本身就是荒谬的。


攻击型人格,想当然地认为每个人都心怀敌意。在他看来,生活就是所有人相互斗争,笑到最后的都是最邪恶的人。他渴望出人头地、获得成功,或者获得任何形式的认可。他把热情和才智投入工作中,给人留下对工作专心致志的印象,他能像机器一样运作,不知疲倦地产出劳动成果,使之带给他成功和地位。


屈从形人格和攻击型人格代表着两个极端。一个想讨所有人的喜欢,另一个把所有人都当作潜在的敌人。一个不惜代价地避免冲突,另一个则将斗争视为天性。但这两种类型都不是患者自由选择的,而且两者之间没有妥协的余地。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中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态和价值观体系同时起作用。他的内心就会分裂。两个水火不容的因素无法构成一个和谐的个体。


孤僻型人格独有的特点是对情感体验麻木不仁。不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希望什么,害怕什么,憎恨什么或相信什么。他们内心总是与他人保持情感距离,不在情感上与他人有任何牵绊。


孤僻型人格另一个特点是对隐私的需求。他们对自己生活中最细枝末节的事也总是闭口不提。


孤僻型人格,对独立的需求十分强烈。屈从型人格者看着身边一个人,心里问道:他会喜欢我吗?而攻击型人格者则想知道:这个对手有多强?


孤僻型人格者的首要考虑则是: 他会不会干涉我?他是想影响我还是让我自己处理?


屈从型人格尝试与世界建立起友好的关系。攻击型人格武装自己,准备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中求生。孤僻型人格希望获得完整的自我和内心的宁静。


这三种心态并无好坏之分,它们都值得拥有,对我们的成长都是必要的。但如果这三种基本心态之一不能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就会陷入无止境的内心冲突。


为了逃避这三种心态在内心中的冲突,有时我们会塑造出一个形象,然后让自己相信,自己就是这样。


一个人树立起自己的理想化形象,是因为他无法容忍自己真实的模样。理想化形象看起来是对内心中的痛苦对症下药,但当理想化的形象在内心中登上了神坛,我们就会在潜意识中愈加厌恶和鄙视真实的自我,进而给自己的内心带来更大的冲突。这本质上是一种主动自我消灭的过程。


自我消灭后,我们会变得更爱指责他人,报复心更重,也就把内心冲突转化成了外部冲突。


不同人格通过种种尝试,如果内心的冲突仍然得不到解决,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比如恐惧,人格衰竭,绝望,和产生施虐倾向。


先来说恐惧的心态。不敢寄予他人任何期望,不敢给自己设定任何高远的目标。即使真的有益,也不敢发表意见。不敢展露才华和魅力,不敢给人留下印象,不敢谋求更好的职位。害怕改变其实就是害怕失去自身的理想化形象,变回已经被自己否定的自我。


这就产生了人格障碍。有人为了实现抱负而牺牲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尊严。有人只要爱情,别无他求。还有人专注于孩子,心无旁骛。这些人往往给人留下全神贯注的印象。但他们只是在追逐一个看起来能避免内心冲突的幻象。他们表面上全神贯注,实质上却并无完整人格,而是陷于绝望。


内心越乱,他们就感到越绝望。他们不指望有任何好事,只觉得活着就是一天天在熬。或者他们会说生活的本质是悲剧,面对人类已经注定的命运,只有蠢人才会自欺欺人。绝望是未解决的内心冲突带来的终极产物,其最深层次根源在于,对自己成为内心完整、人格统一的人感到绝望。


而绝望的人会转而具有破坏性,他们把自己的满腔怒火盲目地发泄在别人身上,陷别人于悲惨,以此缓解自己的痛苦。这是一个个绝望的人,在为自己失败的人生寻求补偿。


带着未解决的内心冲突生活,会严重虚耗精力,根本无法全身心投入任何一件事。而要想解决内心中的冲突,就只有靠改变滋生这些冲突的条件。这让我想起福格行为模型中的论述。人类所有行为的产生都有三个条件,分别是动机,能力和提示。


我们内心的冲突,无可避免。我们潜意识中的挣扎,无法控制。我们在动机和能力方面无可奈何。那么就只有从提示方面入手。尽量消灭生活中引起自己精神内耗的刺激点可能是我们的解决方法之一。


很多年前就读过这本书。而这次读客新出的三钻版本,值得推荐。


书中新加入李松蔚先生的万字导读。以前我读本书时,对书中一些较为专业的内容感到生涩。这篇导读对我厘清本书概念和脉络有很大帮助。书中还有十二篇单章导读。对每章内容进行重点提示,这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本书作者卡伦·霍妮被认为是新弗洛伊德派,因为她的一些概念都是对弗洛伊德学说的修正。这次读客的新版附上了卡伦·霍妮的作家小传,十分贴心。


谢谢大家的阅读,再次和书友们分享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我们越是敢于直面自己内心的冲突并寻求解决之策,内心就越是能获得自由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