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瞻对》与《西藏生死书》


 1

看完了阿来的《瞻对》。

书是从豆瓣买的,写了篇笔记,居然被豆瓣删除了,有意思。

其实看之前以为是小说,脑海里都是《尘埃落定》中的桥段。真开始看了才发现根本不是小说,更像是一篇针对瞻对这个地方的地方志。

此书历数清朝政府,藏兵,民国政府,红军,解放军对瞻对一地的用兵记录;穿插记录此地的英雄人物,乱世枭雄,政治经济,风土人情;还有作者自己的评价,思考,质疑。读完,不仅仅对瞻对(后改为瞻化,又改为新龙)一地有了历史纵向的了解,更是对藏区的文化,政治制度,有了反思。

作者一方面感慨藏文化区的不断萎缩,一方面也对藏文化区曾经的土司制度,兄弟共妻,寺庙文化有自己的反思。联系阿来自己的民族身份,这份反思来得特别可贵。

书中记录有个有趣的地方。

清代六次对瞻对用兵,从康乾盛世到晚清,没有一次是顺利的,清兵被打得丢盔卸甲的几次暂且不说,就是赢了,也抓不住头领,或者就算全胜,最后也不过是恢复旧制度。民国的几次用兵,好像牛皮筋,扯也扯不断,都是军阀和中央政府还有藏区各种势力之间的利益分割。倒是红军和解放军,简直是摧枯拉朽无往不胜。

0505_1.jpg

2
看完了《西藏生死书》,用很快的速度,各种跳跃式阅读。

说到底,我还是不信。不是不信那些神迹,而是不行对这些神迹的解释。我有我自己的解释。大千世界,万紫千红,信自己也没有什么不好。至少,不会后悔。

1.jpg

3
《瞻对》是属于现实世界的,《西藏生死书》是属于精神世界的。

相较而言,一个人面对现实世界的陌生时,更容易用学习的心态去了解;而面对与自己精神世界不同的精神时,更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这是不是佛教说是不立偶像却有到处都是寺庙和塑像的原因,这是不是布达拉宫巍峨的原因,这是不是天安门广场要那么宽阔的原因,这是不是称黄河为母亲河,把壶口瀑布当做民族精神象征的原因?

目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