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奉上微信读书里对本书的简介:
为什么有人会持刀闯进幼儿园砍杀儿童?为什么有人会为盗取一枚戒指切下别人的手指?为什么纳粹科学家会在俘虏身上做活体实验?本书是一位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对“恶”进行的系统思考,他借助科学家擅长的调查、实验和分析,以“共情腐蚀”取代了“恶”:某个人作恶时,他的共情遭到了腐蚀,共情水平较常人要低很多。但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的共情水平不会导致极端恶行发生,虽然人们常常会不顾他人的内心感受。这一替换看似简单,却能帮助我们摆脱价值偏见,给出预防恶行发生的思路。本书也许会改变你思考“恶”的方式,甚至会改变你对待“恶”的态度。
在这本书里,作者先列举了很多残忍的行为:
-将人做成肥皂
-将人做成灯罩
-砍下人的双手,然后对掉左右缝合
-为了收集实验数据将人冻死于冰桶中
-强迫越狱者的朋友吊死越狱者
-为了抢劫戒指而砍掉对方手指
-在地窖里囚禁女儿24年,强暴女儿生下七个子女
-强迫母亲杀掉自己的孩子
-强迫母亲与儿子性交后杀死儿子,在丈夫面前强暴妻子,然后杀死丈夫
然后作者提出问题,为什么人会做出以上这些残忍的行为?
作者的答案是因为其“共情”出了问题。
为了测试自己或他人的共情值,作者和其团队制作了一个评分问卷。
你可以使用这个问卷表测量自己的共情数值。得分越高,越有同情心,得分越低,越有可能做出上面列出的残忍行为。
-共情商数(EQ)量表成人版-
1.我能轻易看出别人是否想加入对话。
2.我觉得向别人解说我能轻易理解的事很困难,除非他们一点就明。
3.我很喜欢关心别人。
4.我很难明白在社交场合该做什么。
5.常有人说我在讨论中过分坚持自己的观点,乃至使人反感。
6.在和朋友约会时迟到,我并不太在意。
7.交朋友和谈恋爱都太难了,我还是不要费这个心思了。
8.我常常难以判断某人是粗鲁还是礼貌。
9.在对话中,我倾向于专注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考虑听我说话的人可能在想什么。
10.我小时候很喜欢把蠕虫切开并观察结果。
如果你认同第1、第3项的表述,你就得到2分EQ分。如果你不认同第2项和第4~10项的表述,你就得到全部10分EQ分。得分越高,就表示你的共情越强。
追根溯源,为什么会有共情数值高低的不同?
作者认为造成共情数值高低首先是由每个人不同的大脑构造决定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富有同情心,有的人天生残忍。
除此之外,幼年的家庭关系,基因遗传等也有影响。
另外,共情也可以通过后天学习习得。
作者也特别指出:
共情也有不伤害他人的类型,比如边缘型人格,自闭人格。
同时,适中的共情水平才是最能适应环境的。太关注他人,你就时时会害怕自己会打搅或者排挤他人,永远无法施展抱负、参与社会竞争。而太关注自己,好处是能够旁若无人地施展自己的抱负,并得到巨大回报(尤其是在商业世界、在积累资源的活动中),但那些“冷血混蛋”固然能掌握更多财富和权力,他们却也在这个过程中树起了更多敌人。在大多数人的共情水平上找到平衡点,这或许是我们在演化中获得的适应手段,它能使个人获得共情的好处,同时又舍弃它的坏处。
附上作者团队为各种自闭症患者开发的儿童动画片《运输车》见www.thetransporters.com
———————
用科学的眼光讨论恶。不让善恶只被约束在宗教的范畴内。这是作者最大的贡献。
另外,文章里有很多真实的零度共情人格的记录与说明,给我莫大的帮助。
很好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