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以前也听过,但却一直没有读的契机。这次因为读书群里的小叶子正在读,粘贴了一段毕飞宇谈张爱玲和鲁迅的段落,一下子把我的阅读兴趣勾起来了。
这一读,真是好像发现了宝藏,阅读越开心。
在读的过程中,虽然以自己有限的能力和阅历,可能连毕飞宇先生要表达的内容的一半都品咂不透,但确实学到了很多知识。尤其是很多思考方式,让人获益良多。
这本书一共是十篇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读一段,便随手记下一些精彩的段落,或者自己的一些感谢,于是有了下面这些文字。
第一篇:关于《促织》
其实毕飞宇并不是真的要好像高中语文老师一样带着学生对这篇文章字斟句酌地品鉴一番,毕飞宇做的,是以这篇文章为骨,附上自己关于文学、写作的观点作为肉。如此,文本即为论据。
文章类似课堂实录。但不像真的课堂实录一般加入学生的反应,也没有提问和回答的环节。留下的,基本就是毕飞宇一个人的观点。
这并不是一篇专门的论文,所以缺少系统性,但因为其自由,多了闪光点。
在阅读这一篇的过程中,遇到下面两点很是喜欢,摘录如下:
1
面对情感,小说不宜“抒发”,只宜“传递”。小说家只是“懂得”,然后让读者“懂得”,这个“懂”是关键。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2
现在的问题在这里:乔丹摆脱了所有的防守队员,一个人来到篮下,他是投还是扣?——投进去是两分,扣进去还是两分,从功利目的性上说,两分和两分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乔丹是这么说的:“投篮和扣篮都是两分,但是,在我们眼里,扣进去是六分”。
“我们”是谁?是天之骄子,是行业里的翘楚,“我们”和普通的从业人员是不一样的。在“我们”的眼里,扣进去是六分。这是不讲道理的,但是,这才是天才的逻辑。
第二篇:关于小说内部的逻辑与反逻辑
这一篇,毕飞宇选取了林冲夜奔和秦可卿之死两部伟大作品的局部来对比。
通过对比,向我们展示了小说写作过程中的逻辑与反逻辑。
所谓小说的逻辑,是其人物与故事的不可避性,所谓反逻辑,其实是飞白,是意在言外,是将真正的逻辑隐藏在飞白中。
毕飞宇一直在强调的是:悲剧有其必然性,不可避性。在这一章里,毕飞宇引用了别林斯基的话:“偶然性在悲剧中是没有一席之地的。”
为了这个必然性,这个不可避性,毕飞宇说:“但写作就是这样,作家的能力越小,他的权力就越大,反过来,他的能力越强,他的权力就越小。”
在多次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我一直感觉故事的叙述很凌乱,感觉跟不上曹雪芹的思路。我一直以为这是因为文本经历过多次传抄,多人创作的原因。我忽略了更重要的原因。
毕飞宇这样说:“另一本《红楼梦》正是用“不写之写”的方式去完成的。另一本《红楼梦》是由“飞白”构成的,是由“不写”构成的,是将“真事”隐去的。它反逻辑。《红楼梦》是真正的大史诗,是人类小说史上的巅峰。”
原来是我读得太粗,想的太少。
第三篇:两条项链
对于解读小说的度,毕飞宇谈到:
“小说是公器。阅读小说和研究小说从来就不是为了印证作者,相反,好作品的价值在激励想象,在激励认知。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说,杰出的文本是大于作家的。读者的阅读超越了作家,是读者的福,更是作者的福。只有少数的读者和更加少数的作者可以享受这样的福。”
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莫泊桑的《项链》了。迫于教学大纲和考试的压迫,最后总要学生向奢侈的生活带来不好的后果这一点归纳。
而毕飞宇在课堂上谈的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大学真好。毕飞宇的课堂真好。
第四篇:关于《布莱克·沃滋沃斯》
之前三篇涉及的文本我都阅读过,甚至可以说非常熟悉。这一篇出现了陌生的人和陌生的文本。
文中分析如何让一个奇葩的出场不显得突兀,方法是用其他几个奇葩去铺垫。这点对我很有启发。
这一篇我读得不细。因为文本是陌生的。这是属于我的遗憾。
第五篇: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乡》
毕飞宇用象征手法解读《故乡》,说《呐喊》是过于生硬的象征。从这点可以看出毕飞宇的小说追求。
毕飞宇用《故乡》这个文本,讲述了鲁迅的反封建的思想性。
如果可以系统地学习一遍毕飞宇对这些经典篇目的解读,一定获益良多。
第六篇:关于海明威的《杀手》
海明威有著名的冰山理论,说自己的小说写出来的部分只有八分之一,剩下的八分之七留着让读者自己发现。
关于这一点,毕飞宇说:
“海明威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他的刻意上,他就是喜欢把许多内容刻意地摁到“水下”去。在这一点上他做得非常棒。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海明威让自己和别的作家区分开来了。”
由海明威的简洁,毕飞宇谈到:
“啰唆其实都是由胆怯带来的,他惧怕读者读不懂,他要解释。——判断一个小说家的能力,是否简洁是一个最好的入口。”
对我的启发就是,不要怕读者看不懂,大胆去写,反正没有什么会失去的。
海明威的力量,来自简洁。这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甚至,是由一个作家的身体条件决定的。
毕飞宇在这一章里还谈到:
“你读明白了,你自然就写出来了。阅读的能力越强,写作的能力就越强。所以我说,阅读是需要才华的,阅读的才华就是写作的才华。人家的小说好在哪里你都看不出来,你自己反而能把小说写好,这个是说不通的。”
确实如此。
所以像我这样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思考的读者,最多就是一个阅读爱好者。
毕飞宇注意到:
“不要忘记我说过的一句话:海明威的立场会选择更强的那一方。“
”同样不要忘记我说过的一句话:海明威的心理刻画很有特点,他不太切入人物的内心,他更在意描绘外部的动态。”
海明威写的真是男人的小说。
第七篇:关于“虚构人物对小说作者的逆向创造”
“曹雪芹几乎从来没把林黛玉“往好处写”,从头到尾,我们所看到的都是黛玉的“不是”,一个标准的、有心理暗疾和行为缺陷的问题少年。但要命的是,曹雪芹越写越爱她;读者越读越爱她,一边爱一边数落她的不是,——你就不能改改么?你要是改了,你又何至于这样呢?我敢打赌,曹雪芹的“一把辛酸泪”,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林黛玉。黛玉太叫人伤心了。”
这段话说的是作家要相信自己的故事,相信自己的人物。好的作家不仅会相信,还会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这近似于宗教的传播了。很大一部分人不是因为教义而信,而是因为另一些人的虔诚而信。
作家对待自己的作品,便要做到近乎虔诚地信!
这一篇中,毕飞宇以自己的作品《玉秀》为例,叙述了自己创作的心路历程。
而这个心路历程的核心就是“信”。
相信自己的人物,信到其时时刻刻活生生如在眼前。
第八篇:关于汪曾祺的《受戒》
以前从未想过汪曾祺先生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最多只是在谈到咸鸭蛋的时候故作内行地赞叹几句。
现在可以看看毕飞宇谈汪曾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谈到洋溢在汪曾祺文字中的幽默,毕飞宇说:幽默是公主,娶回来固然不易,过日子尤为艰难,你养不活她的。
”只有原谅了生活、原谅了人性的作家才能写出这样会心的语言。“
从来没有这样想过,汪曾祺和张爱玲对我来说怎么能可能放在一起类比呢?南辕北辙啊!可是你看看毕飞宇怎么说:
“《受戒》和《倾城之恋》骨子里很像,几乎可以说是姊妹篇。我们可以把《受戒》看作《倾城之恋》的乡村版,文学一点说,我们也可以把《受戒》看作《倾城之恋》投放在乡村河水里的倒影,水光潋滟。”
“当汪曾祺描写“释”,也就是佛家弟子的时候,他是往下拉的,他是按照世俗来写的,七荤八素;可是,当汪曾祺果真去描绘世俗生活的时候,他又往上提了,他让世俗生活充满了仙气,飘飘欲仙的,他的精神与趣味在“道”。”
确实如此,确实如此。
第九篇:附录一:读《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这本书我读过许多遍,没有一次有收获。”
也有人问我这本书怎么样,我总是说挺好,不难。
现在想想看,自己好虚伪。
“一个没有经历过难度阅读的人,很难得到“别的”快乐。我甚至愿意这样说,回避难度阅读的人,你很难指望,虽然难度阅读实在也不能给我们什么。”
这段话告诉我们阅读经典是极为重要的。
第十篇:附录二:读《德伯家的苔丝》
这一章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毕飞宇说:古典主义实在是货真价实。
说这句话的原因是古典主义的作品,或者带有古典风格的现代作品,值得品咂。在落笔的实处,以及未落笔的虚处,都充满了空间。
这个空间,是由作者的想象力所创造,也会有读者的想象力来填满。
顺便说一句苔丝,我很小的时候读过此书,到今天印象已经淡化。只是依稀记得自己不喜欢苔丝,觉得她可以更主动一些去争取自己的命运。
不过在读完毕飞宇《小说课》中的解读与分析之后,我觉得,苔丝的命运是苔丝的,我的命运是我的。用读者的选择是无法代替书中人物的选择的。
也正是因为这种无可替代,书中的人物才有活生生的真实感。
本书笔记小结:
毕飞宇的这本《小说课》就好像一口深潭,我一头扎下去就再也出不来了。阅读很难主动停止,你必须跟着他文字的荡漾随波逐流。
很久没有这样的阅读体验了,有一个人说着我关心的话题,给我启发,让我反省,也给我希望和向往。
上一次有这样的感受是在读《故事》。
而《小说课》相对于《故事》,有着我更为熟悉的文本,更为契合的价值观,更为熟悉的语言风格(《故事》是翻译作品)。
能读到这本书是很幸福的事。
最后,说说对毕飞宇的印象。其实已经被他自己的一段话说尽了:
“我就是那个来自中国乡村的、上午卖大葱、下午修自行车、晚上写小说的飞宇大叔。”
给飞宇大叔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