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瓦尔登湖》
【其一 瓦尔登湖的蘧伯玉】
在《论语 · 宪问》中有这样一段话。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蘧伯玉当然不可能去瓦尔登湖。不过蘧伯玉确实影响了瓦尔登湖上的梭罗。
梭罗出生于1817年,大概是处于清朝嘉定年间。《论语》的第一个译本于1687年在欧洲出版,是拉丁文的,由来到中国的传教士翻译而成。不过梭罗读的并不是拉丁文,他读到的《论语》应该是1841年的法语版。
从1845年7月到1847年9月,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独自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瓦尔登湖不光为梭罗提供了精神氛围,也是践行他理想的地方。结束这里的生活之后,梭罗推出了《瓦尔登湖》这本书。
在《瓦尔登湖》的“经济篇”中,梭罗引述了上面蘧伯玉使人于孔子的段落。
蘧伯玉派使者去看望孔子。孔子和使者坐着寒暄,问他:“老蘧最近都在做些什么啊?”使者回答说:“他想减少自己的错误,但没做到。”使者走后,孔子感叹说:“这可真是一位好使者啊!”
孔子感叹使者之好,是因为他不为主人隐瞒,关注点落在“而未能也”四个字上。而梭罗引述这个段落,重点却是在“欲寡其过”。
所谓“欲寡其过”,其实就是通过反省,减少自身的过失。梭罗认为,这才是“永不过时”,每个人每天都应该关注的事。
对梭罗而言,被眼花缭乱的表面事件所蒙蔽,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不能发现事物背后的本质与联系,是绝对错误的做法。
他说:我们把假象和幻觉推崇为最高的真理,却把现实看作是无稽之谈。如果人们能静下心来只关注现实,不被假象所欺骗,那么,和我们所认知的这些假象相比,生活就是一部类似《天方夜谭》的神话故事。
如果我们所推崇的,只是那些必然存在且美好的东西,那么音乐和诗歌,必将会在大街小巷回荡。当我们真正做到从容淡定,才能领悟到:只有杰出伟大的事物才能得以永久存在……
如果能学一学梭罗,学一学蘧伯玉,那么我们至少会知道有限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如果不知道从何入手,那么不妨就从吾日三省吾身开始。
——————————————
读《瓦尔登湖》
【其二 梭罗的中庸之道】
在《中庸》里有这样一段话。
鬼神之为德,其剩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鬼神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常用鬼斧神工这个成语,鬼神在这里即为自然。如果严格来讲,也可以说鬼是内在,神是外在。鬼神并称,其实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表象与内含的一致。
德这个字,在此处并不是品德之意,而是恩惠,或者说,是好处。
鬼神之德,指的是自然的好处。
梭罗是在名为《独处》的文章中引述了上面这段来自《中庸》的话。
既为独处,那么就是离群索居。这正是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期间所做的事。独居的梭罗并不感到孤单。他在这篇文章里说道:我从未感到孤单过,也没有因为独居而心情烦躁过。
独居却并不孤独,说明他心灵的丰富。而不断滋补他心灵的源泉,便是自然。
微雨初降,我的理性便突然回归了。大自然是多么愉悦有益的伴侣啊!看着屋外迷人的雨景,我顿时感觉到了和大自然的亲密无间,这种感觉无以名状却又无边无际,给我无限的精神力量。
衡量是否孤独,并不是通过一个人与他人实际的距离。
刘德华有一首歌唱道:在人多时候最沉默,笑容也寂寞。就算你万众瞩目,可是如果你的内心空虚,仍然是孤独的。
禅宗有一则小故事。
二祖慧可,曾对达摩说:“请师父为我安心。”达摩说:“把心拿来,我帮你安。”慧可环顾左右却不知道如何拿出自己的心,只好说:“弟子无法找到。”
心一直在自己身上,心会不安,是被寂寞驱使,要去寻找心外的东西填补。可惜,这么做是缘木求鱼。
梭罗并不是简单地用自然填补内心,真正填补他内心的,是身处自然之中,感受天人合一,自然即是我,我即是自然的和谐,而这天人合一,自然的和谐,也便是中庸之道。
蒋勋在《孤独六讲》中,有这么一段话,很有意思。摘录如下:
《小王子》书里常常讲到这种孤独,是一种巨大的狂喜,会听到平常完全听不到的声音。我相信,贝多芬在耳聋之后,听到的声音是在他聋之前完全听不到的;我也相信,莫内这么有名的书家,在失明之后,所看到的颜色是他在失明之前完全看不到的。我更相信,我们心灵一旦不再那么慌张地去乱抓人来填补寂寞,我们会感觉到饱满的喜悦。
我想梭罗也是如此。当他不再慌张地去用他人来填补自己内心的孤独时,就像耳聋后的贝多芬,失明后的莫内,离群索居的梭罗,也体会到了这种饱满的喜悦。
所以说,孤独是不孤独的开始。
————————————
读《瓦尔登湖》
【其三 梭罗的木屋从来不锁】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 必偃。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季康子向孔子请教该如何处理政事,季康子问:“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这种做法您觉得怎么样?”
孔子回答说:“处理政事,何必杀戮?只需行善,百姓自然也跟着行善。上位者的品德好比风,百姓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论语中的这则小故事留下来了一个成语:风行草偃。
梭罗《瓦尔登湖》中《村子》这篇文章,引用了这则故事。
在《村子》这篇文章中,梭罗写了自己下午在湖中游泳,在湖畔散步,写了自己小屋周围的人生活的状态,也写了偶尔来到的外来者。对这样的生活,梭罗乐在其中。
梭罗的木屋从来不锁。
疲倦的漫步者可以自己进来休息,烤火;来访的文人可以自由翻看桌上的书;甚至有些人仅仅是因为好奇,走进来看看梭罗的橱柜,猜测他早晚吃什么。这些,梭罗都不在意。
梭罗认为: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像我当时那样,简简单单地生活,那么我深信,世上将不会再有偷窃抢劫之类的事发生了。在瓦尔登湖的26个月,是一场生活的实验。梭罗亲身践行自己的理念。
按照他的看法,应该做到以德服人,风行草偃。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但是说得挺好。
梭罗在《瓦尔登湖》这本书的第一页,第一段,就说了:房子是我亲手搭建起来的……期间完全靠着我双手的劳动过活……
梭罗在书中提到,自己建小木屋用了28块多美金,可是他却没有提到小木屋是建在谁买来的土地上。梭罗提到自己借了一把斧头,却没说自己是向谁借的。梭罗说自己砍伐了附近一些白松,作为自己的建筑材料,却没提到为什么砍了这些树却没有人来找自己麻烦。
难道这真的是一片无主的土地吗?
梭罗不断强调自己是如何贴近自然,反抗权威,亲近人民,反省内心,却偏偏不提是谁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自己。
他不能说。
说了,他精心构筑的这让人无比向往的乌有邦,就真的会化为乌有。
提起这本《瓦尔登湖》,从书友处听到最多的并不是阅读后的体验,而是讲述自己买来以后放在书架上落灰的体验。
有这样体验的朋友,也许,并不必急着去阅读,而没读,也并不见得就有多大损失。
该被供奉的,就放在神龛上吧。
——————————
读《瓦尔登湖》
【其四 梭罗离开瓦尔登湖,他的春天才真正来到】
《孟子 告子章句上 第八节》当中有这样的话。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人性本善,但还需后天滋养。
梭罗是在名为《春天》的篇章中引述上面《孟子》中的段落的。春天来到瓦尔登湖,“只是一场柔和的春雨过后,小草便越发的青翠幽绿了”。“随着思想的升华,我们眼中的前景也一片光明”。梭罗如是说。
梭罗刚刚来到瓦尔登湖的时候,还是夏天,他在湖畔度过了两个春天。如果说第一个春天给他的,更多是度过严冬的欣喜,那么第二个春天则让他有更多“思想的升华”。
两年零两个月,湖畔的生活并不孤独。先不说纷纷来访的友人和好奇者,也不说梭罗甚至在小屋中开过20多人的聚会,单就他越来越丰富的心灵来说,他也不孤独。
两年前的梭罗,用瓦尔登湖来为自己“安心”,是缘木求鱼。瓦尔登湖给不了他什么,他需要的一切,其实早都存在于他的内心当中了。
所以,他才会离去。
带着两年零两个月的生活体验,带着积存的书稿,带着先放空,而后又充盈的心灵,他最终离开了瓦尔登湖。
在《瓦尔登湖》这本书中,他劝告我们不要被所拥有的财产奴役,他用亲身体验诉说着大自然的美好,他以自己为榜样,揭示生活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这是《瓦尔登湖》的价值,也是这场“实验”的价值。
在没有人走过的地方开辟出一条路是最难的。这件最难的事,梭罗替我们做了。所以后来者大都追随着梭罗的脚步,亦步亦趋,顶礼膜拜。
其实大可不必。
梭罗告诉我们生活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却从来没说过生活只有一种可能性。
梭罗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并不希望任何人效仿我,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不单单是因为,在他学到我此刻的生活方式之前,我已经在以另外一种方式生活了,而且,我希望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尽可能地活出自己,并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人性本善,但还需后天滋养。
养分在哪里?就在人生不断地尝试之中,就在与大自然的贴近之中,就在于自己内心的不断寻找之中。
梭罗只有离开瓦尔登湖,他的春天才能真正来到。
谢谢大家的阅读,这里是金兽读书,爱读书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