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格行为模型认为,想要开始做一件事,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分别是动机、能力和提示。动机是愿望,动机越强,行为越有可能实现。能力越大,行为就会变得越容易。而提示则是提醒你开始的信号。
当动机、能力和提示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时候,无需意志力的辅助,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习惯也会顺理成章地养成。
福格行为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思考,为什么有些事我们可以做成,有些事总是失败。
有时候我们明明拥有动机却还是无法改变。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内心中拥有的动机互相冲突,或者总是不断改变。高水平的动机很难维持,如果我们设定的动机不够明确,失败的几率就更高。
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动机,并把对动机的描述转化为具体可操作性的语言。然后,筛选为了实现这个动机能做的具体的事,特别是可以培养的微习惯。
为什么要培养微习惯呢,这是因为习惯越微小,就越容易实现。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提升自己的技能,其次是获取工具和资源,最后是拆解自己的目标。
提升自己的能力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获取工具和资源也并不是总能如我们所愿。但我们不应因此而裹足不前。通过拆解目标,把难以实现的大目标,变成和我们能力匹配的小目标。不断实现小目标,在前进的同时也让我们的能力有了逐步提高。
除了动机和能力,没有提示的话,行为也不会发生。比如,烟雾报警器响起,你立刻开窗通风,并跑到厨房拿出忘在烤箱里的披萨。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设计的,提示都在告诉你:现在要做这件事。
生活中的提示可能包括人物提示,情境提示还有行动提示。人物提示是有人提醒你做某事,情境提示是到了某个环境中自然而然就会做某事。
最重要的,是行动提示。行动提示就是将你已经在做的行为当作提示,以此来提醒你采取行动。例如,打开咖啡机就可以作为做伸展运动这个行动的提示。
如果我们能把行动提示和日常生活一定会发生的事锚定在一起,提示的效果会更加明显。例如,人们在早晨起床后都要洗脸刷牙,如果把要采取的行动和早起后的洗脸刷牙锚定在一起,告诉自己洗脸刷牙后就要开始戴上耳机听有声书,就是一个很好的行动提示。
作者的研究发现,如果人们对一种行为产生强烈的积极情绪,通常用不了几天就能形成习惯。所以我们可以主动创造积极的情绪,将行为固化为习惯。
比如刚开始培养做俯卧撑的习惯时,完成后大声喊“太棒了”,这个方式会立刻为我们创造出一种积极的感受。而这种即时的积极感受对我们养成好习惯具有很大的助力。
作者说:如果你只能从这本书里学到一样东西的话,我希望是为你微小的成功而庆祝。即使你觉得自己一时之间还无法摆脱困境,生活中的小小改变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福格行为模型的帮助下,我们能比较顺利地养成好习惯。但我们不应该止步不前。我们可以不断致力于创建新习惯,并用新习惯来替代旧习惯。一次只解一个结,关键是不断继续。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生活质量取决于我们每天所做的选择。如何度过时间、如何生活,以及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
本书讲到的最深刻的意义不是那些零散习惯的形成,而是从小的改变开始,重新掌控了自己的人生。
继续向目标前进
1)B站10万粉丝(30179/10万)一年来第一次粉丝负增长,伤心
2)B站专栏阅读量10万(71430/10万)
3)Youtube粉丝达到1千(516/1000)
4)Youtube累计播放时间达到4千(263/4000)
5)小红书粉丝10000(891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