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想要写的主题是书架(回忆小事#9)


我最初的书架是一个鞋架,铁架子,三层,我为数不多的书都在上面。虽然不是正式的书架,我还是把书摆得整整齐齐的,毕竟是真的我自己拥有的东西。那时候还是小学,也不觉得丢人,同学来了家里向他们炫耀自己的藏书也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现在想起来,小学生的年龄,大家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后来中学我不用鞋架了,加上搬家,我在阳台上分得一个书架。阳台不大,书架更小,但是我很开心,毕竟有了真正的书架。周末在家的时候我就喜欢把书摆来摆去,那时读书也没有什么计划,就是有什么读什么。所以经常周末整理书架的时候随手翻看,看几页没意思就不看了,有意思就多看几页,不知不觉半天甚至一天也就过去了。

大学时在宿舍没有书架,我自己的书都放在桌子上,用书撑挡着。当时书也不多,多数是从图书馆借来的,看完就归还。因为家距离学校比较近,所以如果买了书,周末也都带回家。所以虽然宿舍没有书架,倒也没有觉得空间不够用。

结婚后书架就宽松多了。我结婚住的是爷爷奶奶的小房子。我工作四年,存的钱一半用来结婚,一半用来装修。装修的时候在阳台上搭了书架,在客厅兼书房中又买了一个电脑桌兼书架。好看的书我就放在客厅的书架上,那时买了一些便宜的盗版书,就放在阳台的书架上。

再后来来到新加坡,一开始租房子,当然没有书架,有几本书,就摆在桌子上。假期回国的时候,带一些书回国,放在家里的书架上。假期结束,再从家带几本到新加坡。那时候没想到以后可能都会长久留在新加坡了。所以还在来回搬运,总觉得自己有一天还能回国,还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悠闲地读书。

后来去了留学生宿舍,一向小气的我去宜家买了一个书架。好像不到50块钱,最便宜的那种。有了书架,书也就一本一本多了起来。房间里有书架的感觉很好,觉得一个家,必须有书架,有了书架,就有了家的感觉。

在第二间留学生宿舍,又买了一个更大的书架,原本的书架因为质量不好,搬家前都已经变形,所以干脆丢掉了。新的书架我记得很清楚,也是从宜家买的,原价150多,打折到75元。为什么折扣这么多呢,因为这是被退货的书架,因为在运输过程中磕掉了一小初的漆皮,顾客就给退了,宜家就折价卖,就让我买回家了。我很喜欢这个书架,因为这个书架很深,可以摆两层书,也挺结实的,一直到现在,这个书架我还在用。

后来我自己买了房子,在书房的一面墙上都排上了书架。书也放得满满的。在书架旁边放着躺椅,虽然越来越忙碌,坐在书桌前对着电脑越来越多,而在躺椅上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我还是挺喜欢这种氛围的。小音箱放一些喜欢的音乐,点一支香,然后在躺椅上翘着脚读一本喜欢的书。这就是我理想生活的大部分了。

过几年我还会再搬一次家,再搬家,也许就是以后半辈子都要住的地方了。那时候,我要买一个更大更结实的书架,然后在上面摆满自己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