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为智障欢呼 | 读《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盛行及其影响》


 1

读这本书是因为最近在新闻上看到很多让我瞠目结舌的表演。底线之低出乎我的想象,无知且理直气壮的模样让我啧啧称奇。我自认绝非博学多智,甚至在生活中因为自己的愚蠢犯过很多错误,但我就是想知道:

1)这些反智程度就连我都看不下去的人,果真是智障吗?

2)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为智障欢呼?

怀着上面的两个问题,我开始阅读此书。

2

美国沉湎于对无知的狂热崇拜中,且由来已久。反智主义的压力就像坚韧的针线一般,缠绕在我们的政治与文化生活中,支撑它的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即民主便意味着“我的无知与你的博学一样优秀”。

——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上面这段话是书中的引文,我再次引用。看到是阿西莫夫的名字,我似乎觉得这段话更有道理了。

然而我这样的想法其实从逻辑上来说是错误的。我不能仅凭对一个人的个人印象就完全接受这个人对每件事的看法。阿西莫夫在科幻方面的确是大师,但谁能保证他在所有方面都是大师呢?

专家并不总是正确的。这是作者认为反智现象出现的其中一个原因。

3

因为专家并不总是正确的,也因为我们在媒体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大量的低质量的“专家”言论,作为民众,我们对“专家”越来越不信任,甚至日益抵触。

我们更信任自己的判断。为什么不呢,因为互联网和搜索引擎的存在,全世界的知识唾手可得,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每天24小时浸泡在过量的信息流中。

这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我们和专家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我们完全有能力挑战专家的看法。这是作者认为反智现象出现的又一个原因。

4

其实上面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因为现代社会日渐复杂,凭一己之力想要了解世界所有的方面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我们必须有社会分工,每个人专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在法庭上侃侃而谈,我们也不能要求老师拿着手术刀给病人开膛破肚,我们更不能要求房地产商人治理国家。

然而现实是很多人就是这样期盼的。太多人认为别人的工作没有什么了不起,换自己去做也许还能做得更出色,现实又证明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如此。媒体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作者认为反智现象出现的第三个原因。

5

不管是为了销量还是单纯就是想要迎合大众,媒体更倾向于向大众提供他们愿意相信的信息。各种算法层出不穷,甚至有人开始怀疑自己的手机在窃听自己的生活,否则怎么可能自己刚刚谈过的事,打开手机就有相关的信息推送呢。

我们活在自己愿意相信的世界里,对与之不同的方面视而不见。想要不听让自己心烦的相反意见是多么容易,点几下鼠标,屏蔽,删除,黑名单。

于是现实朝着这样荒谬的方向开始发展:真正在某个领域专精的人的意见没人倾听,一大群乌合之众对几乎所有问题发表意见且自认正确。

专家和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已经断裂了。这是作者认为反智出现的第四个原因。

书中有这样的话:“人们可以不费力地参与这些问题,甚至有时候普通人的预测是对的,而专家可能还是错的,对于本就抵制专家观点的普通人,这就等于给他们添了一层反智的盔甲。”

6

如此,基本上也就解决了我一开始读此书的两个疑问。

1)这些反智程度就连我都看不下去的人,果真是智障吗?

答:不是智障。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些人更愿意接受自己的推断,而不是别人(特别是专家)的意见。

2)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为智障欢呼?

因为是同类。

7

还想厘清两个概念。

第一个,是否反智和是否有钱没有太大的联系。有钱的反智者大有人在。没钱但有智慧的人也有很多。

第二个,人的平等应体现在社会权利,而不是简单的比较。

正如本书作者的一段话:

说出“我和你一样好”的人内心其实不是这样想的。如果他是这么想的,就不会说了。伯纳德从来不会对一只玩具狗说这句话,学者也不会对一个傻瓜说这句话,有工作能力的人也不会对一个流浪汉说这句话,漂亮的女人不会对相貌平平的人说这句话。除了严格的政治领域外,只有自我感觉在某些方面不如人的人才会声讨平等。这句话表达的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渴望、刺痛和扭曲的意识,明明知道自己不如别人,却不肯接受现实。

8

最后做一点反思。

我自己是不是智障?我仅凭借自己看电视和网络上一些事的感受,和浏览这本书所得的一些概念,就批判别人是智障的行为,是不是反智?

我希望我不是。但我又怎么能确定。真的疯子没有承认自己疯的,真的反智人士最不爱听的就是批判自己反智的话。

我能做什么?兼听则明,我要努力接收和理解不同的意见。然后思考和验证。然后坚持正确,同时不要畏惧改变错误。

我希望我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