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什么事,只消抬头望望天空就行了 | 读村上春树《我是职业小说家》


这已经是第三次读这本书了。

现在回想起来,第一次读的时候急功近利的心态占据了上风。那时候一心想的是从这本书里找到成为作家,不,准确地并用现在流行的说法来说,想从这本书里找到文字变现的捷径,怀着这种心态读这本书,看到的全是失望。

其实,书中并没有提供任何所谓的秘诀,捷径,必胜的方法,村上春树在这本书里只是用自己的经历为线索,历数自己如何写作第一本小说并获奖,如何孤注一掷关掉自己的酒吧专心从事写作,如何修改文章,如何保持长久地创作力。

第二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读完了村上春树的《1Q84》《地下》《且听风吟》《多崎作的巡礼之年》等七八本书。而这时读这本书的心态,也从急功近利,转变成想要了解村上春树这个人。

第二次,从这本书里看到了他的专注,看到了他善于观察生活,看到了他的自律。配合着他那本《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我获得的更多的是关于生活的启示。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读这本书了。

这一段时期,我对“自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尤其对作家和艺术家的自传特别上心。先是看了马尔克斯的《活着为了讲述》,又看了阿加莎的《阿加莎自传》,还看了东野圭吾的《我浪荡的青春》等书。顺藤摸瓜,又遇到了村上的这本《我是职业小说家》。

其实我很少重读一本书的。

读书对我来说并没有多么高大上,和看一场NBA没有太大分别。再精彩的季后赛,看过第一次以后,再看也就没有了心跳的感觉,也失去了盯着屏幕一分一秒也不愿意错过的耐心。

第三次读《我是职业小说家》的感受却又不一样,耐心和心跳俱在。

因为已经是第三次看,所以更为流畅,也因为更为流畅,有了更多经历着眼于全篇,更能体会大的主题,而不至于在村上牛逼的细节描写中迷失。同时,看到精彩的地方,也仍然欣喜不已。

一本好书,一定是耐读的。每读一次都会有更新鲜的体会和感受。

这一次,我也做了笔记,附在下面。

读书笔记:

第一章:小说家是宽容的人种吗?

1)小说这玩意儿——尽管“小说这玩意儿”的说法稍嫌粗暴——只要想写,差不多人人都能提笔就写。

2)什么写小说的专业知识,那玩意儿可有可无。

3)然而,跳上擂台容易,要在擂台上长时间地屹立不倒却并非易事。

4)这些人能作为职业小说家活跃二三十年,或者说存活下来,并有一定数量的读者,身上必定具备小说家优秀而坚实的内核。那是非写小说不可的内在驱动力,以及支撑长期孤独劳作的强韧忍耐力。或许可以说,这就是职业小说家的资质和资格。

5)小说家和某种鱼一模一样,倘若不在水中始终游向前方,必然只有死路一条。

小结:这一章,村上谈到,写小说,入门容易,屹立不倒难。这首先需要小说家身上具有“非写小说不可的内在驱动力”。马尔克斯在回乡之旅发现故乡的土地和人就是自己必须去写的理由,这可与村上的叙述相互参证。其次,还需要小说家有坚持写下去的耐力。长期从事写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当你找到自己真正要写的东西时。如果你只是写一些花边娱乐,应该体会不到这种孤独感。

第二章:刚当上小说家那会儿

1)尽管眼下十分艰难,可日后这段经历说不定就会开花结果。

2)“根本无须罗列艰深的词汇”,“不必非用感人肺腑的美妙表达不可”。

(找到属于自己的叙述语言)

3)写小说时,我感觉与其说在“创作文章”,不如说更近似“演奏音乐”。我至今仍然奉若至宝地维持着这种感觉。说起来,也许这并非是用脑袋写文章,而是用身体的感觉写文章。也就是保持节奏,找到精彩的和声,相信即兴演奏的力量。

4)老实说,我从没觉得写东西是苦差事,也从来没有因为写不出小说而劳神苦形(真是堪称幸运)。不如说,如果不快乐,写小说的意义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了。

5)对作家来说比什么都重要的是“个人资格”。说到底,奖项应该承担起从侧面支撑这一资格的使命,它既不是作家笔耕多年的成果,也不是报偿,当然更不是结论。

小结:音乐对村上是巨大的灵感来源。村上小说的节奏感,就是从音乐中得来的。前几天读了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感觉密不透风,其实并不是优点。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写文章的节奏很重要。其次,村上最开始找不到自己讲故事的语言,我虽然什么也不是,但其实也有类似的苦恼。找不到自己的语言。一本接着一本读书,很想从其他作家的文字上获得启发,现在找到的最喜欢的是松本清张的叙述。干脆利落,准确,动人。

第三章:什么是原创性

依照我的想法(纯粹是“我的想法”而已),要说特定的表现者“拥有原创性”,必得基本满足以下条件:

1)拥有与其他表现者迥然相异、独具特色的风格(或是曲调,或是文体,或是手法,或是色彩),必须让人看上一眼(听上一下),就能立刻明白是他的作品。

2)必须凭借一己之力对自身风格更新换代。风格要与时俱进,不断成长,不能永远停留在原地。要拥有这种自发的、内在的自我革新力。

3)其独具特色的风格必须随着时间流逝化为标准,必须吸纳到人们的精神中,成为价值判断基准的一部分,或者成为后来者丰富的引用源泉。

遇上什么事,只消抬头望望天空就行了。

小结:对于村上而言,所谓的原创性并不仅仅是说这些文字出自你手,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字染上了你自己的风格。没有风格的文字没有灵魂。凡是能在文坛有一席之地的作家,没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海明威、松本清张、杰克伦敦。

第五章:那么,写点什么好呢?

1)想当小说家的人首先大概要多读书。这实在是老生常谈,真是不好意思。不过我觉得要写小说,这依旧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训练。

2)其次(恐怕先于动笔)要做的,我觉得应该是养成事无巨细,仔细观察眼前看到的事物和现象的习惯。

3)人的行为哪怕一见之下多么微不足道,也会自然而然地生出这些兴味盎然的东西。

4)假如你立志写小说,就请细心环顾四周——这就是我这篇闲话的结论。世界看似无聊,其实布满了许许多多魅力四射、谜团一般的原石。

小结:这一章,村上谈论了素材的来源。第一是读书。第二是观察。首先说读书,这和《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中提到的通过阅读经典来把握经典的隐喻,经典的故事原型,人物原型不谋而合。其次是观察,其实很多人不是在观察,仅仅是在看。这当中自然也包括我自己。观察需要专注力,需要思考和推理。这一点上我要学习。要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生活周遭。

第六章:与时间成为朋友——写长篇小说

1)第一稿完成后,稍微放上一段时间,小作休整(视情况而定,不过一般会休息一周左右),便进入第一轮修改。

2)这轮(第一稿)修改可能需要一到两个月。这个流程结束后,我会再搁置一周,然后进行第二轮修改。这一次也是大刀阔斧地从头改写,只不过更加着眼于细节,仔细地修改。

3)把作品在抽屉里放上半个月到一个月,甚至忘掉还有这么个东西存在,或者说努力忘掉它。......像这样将作品好好养护一番之后,再次开始彻底修改细微的部分。

4)既已充分养护,又作了某种程度的改写。到了这一阶段,具有重大意义的就是第三者的意见了。

5)作家下定决心“要把这里修改得更好”,静心凝神在书桌前坐下,着手修改文章,这种姿态便具有无比重大的意义。

小结:这一章,村上说的是小说的成书过程。第一稿一气呵成,然后休息一周后进行修改。修改一到两个月,然后再放置一段时间,进行细微部分的修改。然后听取第三者的意见,再修改。从村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好文章真的是改出来的。

第七章:彻底的个人体力劳动

1)我成为专业作家后便开始跑步(正式跑起来,是在写《寻羊冒险记》的时候),自那以来三十多年,差不多每天都跑步或游泳一个小时,已经成了习惯。

2)就算我身上多多少少有点写小说的才能,可那不过像油田和金矿一样,如果不去开掘,必定会永远埋在地下长眠不醒。

小结:这一篇,写的是体力和健康。国内前段时间有不少新闻,写的都是网站写手日更千万,然后猝死。这一章的内容告诉我们保持健康是何等重要。同时,发掘自己身上的潜力,不要浪费自己的天赋。

第八章:关于学校

1)要说为什么对学业并不热心,理由非常简单,首先是因为太没意思,我很难感受到乐趣。换个说法就是,世上好多东西都比学校里的功课有意思。

2)只是因为班上有几个要好的同学和可爱的女生,我才好歹每天坚持去学校。

3)上学期间,常常得到父母或老师的忠告:“在学校一定要好好读书。不然等你长大后肯定会后悔的,觉得年轻时要是更努力一点就好啦。”可是自从我毕业离校之后,一次都没这么想过。反倒心中懊悔,寻思着:“在学校念书时,要是更潇洒一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该多好。死记硬背了那么多无聊的东西,简直是浪费人生。”

4)说到书,我就像握着铁锨往熊熊燃烧的炭窑里乱铲乱投一般,一本又一本,如饥似渴地读过各种类型的书。单是一本本地品味和消化,每天就忙得不可开交(消化不了的更多),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为其他事胡思乱想。

5)再重复一遍,我对学校这种“制度”实在喜欢不起来。虽然遇见过几位好老师,学到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但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味同嚼蜡,足以把这些全部抵销还绰绰有余。

6)我寄望于学校的,只是“不要把拥有想象力的孩子的想象力扼杀掉”,这样就足够了。请为每一种个性提供生存的场所。

小结:村上对学校是没有什么好感动。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读书,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活着。通过阅读和观察学习,远胜于在学校中接受填鸭。我当了14年老师,从满怀理想,到理想破灭,甚至觉得学校教育就是一场骗局,当然这种想法也许太过极端了,但看村上这章的文字也是心有戚戚。

第九章:该让什么样的人物登场?

1)要写小说,总而言之就得阅读许多的书。同样的道理,要写人物,就得了解大量的人。我觉得这么说也全然无碍。

2)虽说是“了解”,但也不必彻底理解和通晓对方。只须瞟上一眼那人的外貌和言行特征就足够了。只不过无论是自己喜欢的人,还是不太喜欢的人,老实说甚至是讨厌的人,都要乐于观察,尽量不要挑肥拣瘦。因为把登场人物一律都搞成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或是容易理解的人物,用长远的观点去看,那部小说就会变成缺乏广度的东西。

3)写小说时让我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只要愿意,自己可以变成任何一个人”。

4)《1Q84》也是,从女主人公被赋予“青豆”这个名字的那一刻起,情节便像突然得到动力一般,朝前涌动起来。

5)每当开始写新的小说,我总是十分兴奋地想:这下又能和什么样的人见面呢?

小结:这章谈的是人物。赋予自己笔下人物名字,性格。记得笔下的人物多少都会有现实原型,写作的源泉还是在生活之中。当你的人物在文字间真的活起来时,他们会自己演绎故事,作为小说家,只有记录的义务。

第十章:为谁写作

1)为自己而写,我觉得这在某种意义上倒是真话。

2)而且其中大概还有“自我疗愈”的意义。因为一切创作行为中或多或少都包含着修正自我的意图。通过将自己相对化,也就是将自己的灵魂嵌入和现在不同的外形,去消解或升华生存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种种矛盾、错位与扭曲。

小结:为自己写作。忠于自己的内心。通过写作回顾自己的生活,反思,反省。通过写作面对自己不敢面对的,打破自己无力打破的,到达自己本无法到达的地方。

第十一章:走出国门,新的疆域

1)有个词儿叫“人心浮动”,就是这样,整个社会闹哄哄的,浮躁不安,开口三句离不开钱,根本不是能安心静坐、精打细磨地写长篇小说的氛围。待在这种地方,也许不知不觉就被宠坏了——这样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强烈。我想把自己放进更紧张一点的环境中,开拓新的疆域,尝试新的可能性。我开始萌生出这样的念头,所以在八十年代后半期离开了日本,生活的中心转移到了外国。

小结:这一章讲的是静心。如果精力都放在外部世界的纷繁复杂上,内心的条理又如何能水落石出。静心,生活要纯粹。拨开生活的迷雾好好看看自己。

第十二章:有故事的地方·怀念河合隼雄先生

1)在我而言,“除魔”的方法就是跑步。算起来也坚持跑了大约三十年了,我觉得自己是通过每天出门跑步,把因为写小说而纠缠上来的“负面气息”摆脱干净的。

2)能让我产生共鸣的对象,至那时为止除了河合先生,一个人也没有,说实话,现在仍旧是一个人也没有。

小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