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书从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位后开始削藩讲起。
先是通过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的斗争,用对比的手法刻画出了永乐大帝朱棣的形象。“雨打羊毛一片毡”和“日照龙鳞万点金”的境界毕竟不同。
朱允炆有大志,但做事操之过急,且不坚定。
说他有大志,是因为他决定削藩。削藩之后,大权在握,然后才能让天下按照自己的理想前进。但他做事也太操之过急了,并没有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而是刚刚即位便开始了削藩的大动作,在自己的实力还没有取得压倒性优势的时候就这样做,其实已经给自己的失败埋下了种子。朱允炆也太不坚定,心软。有包容之心是没错的,但是人善被人欺啊,最后不仅皇亲国戚不怕他,就连太监都背地里说他的闲话,这样的人,和朱棣争雄,胜算确实不大。
相比朱允炆,朱棣的文治武功都要更强。常年的征战,让他获得了军伍的广发尊敬;本身皇族的身份也为他争取到了更广泛的支持;再加上他做事果决,运筹帷幄,岂有不胜之理呢。
写完了朱棣和朱允炆的斗争,朱棣这个人的人物形象也就立起来了。
然后顺水推舟写朱棣开疆辟土,写《永乐大典》的诞生,写郑和七下西洋,写御驾亲征,写迁都北京,种种帝王的荣耀加之于一身。
因为已经有了前文对朱棣的敬佩之情,读者读到后文这些千古伟业的时候便不会有德不配位的感受。
2
这本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基本都是根据史实来安排内容的。
虽然也有大量细节的描述是否真实可信见仁见智,但也可以理解这是为了把书籍的内容串联起来所做的努力。不管怎样,大的基本历史事实是清楚的。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对建文帝是否真的死亡,郑和下西洋是否是接受了密令去寻建文帝的传言,本书并没有太多涉及。只是写出其中的疑点,但并没有据此臆断,然后大做文章,这样的做法博得了不少我的好感。
3
如果说读完此书有什么不满,我有一个感受。
书中对人物起落和历史兴衰的轨迹描述是非常清晰的,但是缺少对背后深层原因的分析,特别是社会层面的分析。
比如朱棣之崛起,我们能从书中看到这是朱棣本身能力的体现,写出了历史大潮里的人,但是对历史大潮本身描述不足。
我这也算是鸡蛋里挑骨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