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在历史的缝隙里做文章 | 读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


 1

如果一直写张小敬以一己之力破奸除魔,这个故事未免乏味。

真若如此,读者们无非是先佩服马伯庸对长安熟悉的程度,再夸赞几句紧锣密鼓的节奏。

但是龙波这个人物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龙波本身的经历,让他的复仇能够一定程度上获得读者的理解。但是读者马上又陷入两难,支持龙波复仇,长安必毁;维护长安安全,龙波这一生未免太过可怜。

而龙波又引出了张小敬曾经的经历,几乎一样的经历会让张小敬作出和龙波一样的选择吗?这变成了横亘在读者心头的悬念。

张小敬有什么选择呢?

第一种,联手龙波毁灭长安。

这种情况是个人情感战胜家国大义。看起来应该很爽,但是张小敬这个人物的形象就会坍塌,也和他之前的坚持矛盾。

第二种,辜负龙波保卫长安。

这种情况则是家国大义战胜个人情感。文章看起来会很悲壮。但张小敬这个人物的英雄形象也就立了起来。

不论哪一种选择,都会陷入如那个哈佛公开课提到的论题:正义,应该怎么做?

其实这个问题并非无解,只是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始终争论不休。

第二种选择会是作者的选择。因为这是塑造悲壮英雄人物的经典套路。

但不一定是所有读者的选择。

也会有读者选择远离长安,随便你们折腾,我先求自保即可,毕竟我已经仁至义尽,不欠你们任何人一分一毫了。

甚至还会有不少读者会想干脆和龙波联手,毁天灭地。

我们继续按照经典套路走下去,故事的终点必然是曾经的兄弟的对立。

2

马伯庸非常擅长在历史的空隙里做文章。

但我在这里不赘述了,要了解这篇故事背后的历史背景,诸如安禄山、贺知章、元载等人的命运,书友们可以直接去看后记一。

顺便一提,若要了解本书的写作背景,则可以去看后记二。

3

文以载道。

马伯庸这篇故事也揭示出了大唐盛世之下的重重矛盾。

有中原人与西域人之间的矛盾;有边军与中央之间的矛盾;有忠臣与奸佞之间的矛盾;有面对公正,做出不同选择的矛盾。

这些矛盾体现着人性,而人性是跨越时空的,也正是这一点,马伯庸成功地吸引了我们这些读者的注意,心甘情愿与他走了一程。

4

马伯庸通过详尽的细节描绘了长安的图景,给了这个故事空间上的可信度。

又通过火烧长安、掳走皇帝、当年旧事给了这个故事时间和叙事的纵深。

通过张小敬,龙波的人物刻画给了这个故事情。

通过一个个历史上真实出现的人物在故事里的出场,并且和真实历史并不冲突,让故事和现实有了链接。

能做到这四点,已经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故事了。

马伯庸还注意到了场景的描述和转换,这为本文日后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打下了基础。

5

只提一点在我心里没那么完美的地方。就是这个故事的节奏未免太过紧密,紧锣密鼓之余并没有做到一张一弛。

这个道理正如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一书中提到的:

长篇小说名副其实,就是“篇幅很长的故事”,如果把每一个部位的螺丝都拧得紧绷绷的,读者会喘不过气来。时不时在某些地方让文章松弛下来也很重要。

但这也并不影响我继续作亲王的粉丝也就是了。